「汉密尔顿进错站」汉密尔顿进错站换轮胎

体育正文 205 0

汉密尔顿进错站

汉密尔顿进错站换轮胎

刘易斯·汉密尔顿的运动生涯

迈凯伦时期丹尼斯经过了几年的考察,13岁时,汉密尔顿签约迈凯轮的车手发展计划,成为与F1正式签约车手,随后夺得雷诺方程式的冠军,欧洲F3年度冠军,GP2年度冠军 。2007是汉密尔顿登陆F1的第一年,也是他效力迈凯轮的第一个赛季,在澳大利亚揭幕站,汉密尔顿夺得了季军,在第一次参赛就登上领奖台,随后,他连续9个分站都进入前三,并在加拿大分站第一次赢得杆位及分站冠军,到最后,他成为了冠军的热门人选,可惜最后两站发挥欠佳,最终只能以1分之差屈居年度亚军,但汉密尔顿已经向世人证明了他的实力,全年获得109分 。2008年,汉密尔顿在揭幕战率先拿下杆位与冠军,但接下来的两站,小汉发挥都并不理想,直到西班牙分站,他又重新回到了领奖台,但他与马萨之的争夺一直都很激烈,最终两人拼到了最后一站,马萨成功在家乡拿下分站冠军,当他冲线时,汉密尔顿原本在第六位,眼看马萨就要成冠军了,汉密尔顿在后面并没有放弃,结果他在最后时刻超过格洛克抢得了第五名,并最终以1分力压马萨成为了总冠军。这个冠军确实是很幸运,全年获得98分 。2009赛季,汉密尔顿开局并不理想,甚至连续出现5个分站不能得分的情况,直到第10个分站,小汉终于拿下了个人赛季的第一个分站冠军,随后,他又在新加坡收获一个冠军,但全年下来,他仅以49分排在车手榜的第五位 。2010赛季,前5个分站,小汉在排位赛发挥不理想,但在正赛基本能拼回较不错的位置,直到土耳其分站,汉密尔顿终于获得了分站冠军,赛季下来他一共获3个分站冠军,9次登上领奖台。2011赛季,红牛的维特尔继续垄断着比赛,汉密尔顿与上一个赛季一样,仅能排在第五位,但是他也收获了3个分站冠军 。2012年,汉密尔顿的状态比较起伏,虽然赛季前三个分站收获了3个季军,但随后却未能稳定得分,之后这位迈凯轮车手收获了3个分站冠军,是车手中最多的,只是受到赛车不稳定拖累。在对上的4个分站,他拿下了2个冠军 。不过无论是从驾驶赛车的角度,还是赛场外的私人生活,汉密尔顿都走出了2011赛季的各种不顺和不快。在新加坡站结束后,汉密尔顿做出了一个极具轰动性的决定:明年离开迈凯轮,加盟梅赛德斯。打从汉密尔顿做出加盟梅赛德斯车队的决定后,该车队就再没取得过任何分数。当被问到是否有点后悔自己的选择时,汉密尔顿却表现得异常坚定,“我必须相信自己的决定。坚持我所选择的。”梅赛德斯AMG时期2013年,本来对梅赛德斯没报多大希望的汉密尔顿,反而被W04战车的速度震撼,汉密尔顿夺得4次杆位,但梅赛德斯依旧无法完全解决轮胎过度损耗问题,导致汉密尔顿无法将杆位转化为冠军。但匈牙利站,刘易斯一气呵成,领跑全场,拿下加入梅赛德斯的首场胜利。截止到匈牙利站,汉密尔顿取得124个积分,积分榜排名第四,落后维特尔48分,另外,4次领奖台,4次杆位,1个分站冠军。2013赛季结束,汉密尔顿不仅超出季前预期获得了一站冠军(匈牙利站),在银石和斯帕的杆位表现同样惊艳,虽然始终表示未能很好适应W04的刹车系统,汉密尔顿还是在排位和最后的积分上拼掉了与车队磨合多年的罗斯伯格。2013对梅赛德斯对汉密尔顿都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开始 。2014赛季,汉密尔顿拿到了11场分站胜利,另有3个亚军和2个季军,时隔六年再夺总冠军。从巴林站的强势,到摩纳哥站的委屈,从夏天的心态不稳定到夏休之后比利时经历撞车事件,最后,从意大利开始,落后29分的汉密尔顿抛开一切杂念,完全专注比赛,完成反超 。2015年4月,汉密尔顿入围劳伦斯最佳男运动员奖 。10月25日,在夺得了F1美国站的分站冠军之后,汉密尔顿提前卫冕2015赛季的车手总冠军 。
刘易斯·汉密尔顿的运动生涯

谁给我讲一下2007年F1最后一站前和比赛中的情况

马萨切线起步,直接将赛车挡在汉密尔顿前面。莱科宁从外线轻而易举的超过汉密尔顿晋升到第二位。阿隆索的启动速度稍慢,直路上被韦伯超过,不过他利用理想入弯线路反超韦伯并在出二号弯时从内侧爬过汉密尔顿。汉密尔顿在阿隆索的威逼下显然有点手软。 跌落到第四位的汉密尔顿在随后的直道上向阿隆索发起进攻。见阿隆索死守内线,汉密尔顿闪至外线延后刹车。银箭赛车右前轮拉出青烟——汉密尔顿冲出赛道!驶过砂石缓冲区回到赛道后汉密尔顿的名次已下降到第8位,前面是两部宝马和红牛车手韦伯。 马萨和莱科宁领先,阿隆索第三。汉密尔顿尝试超越海德菲尔德。第7圈,海德菲尔德在一号弯刹车太迟,汉密尔顿借机上升一位。此时库比卡已经超车,现在挡在汉密尔顿前面的是韦伯。但是就当汉密尔顿欲向韦伯发起冲击时,迈凯轮2号赛车突然慢了下来! 汉密尔顿只能眼看着其他车手从身后轻松超过。在近半圈的路程中,汉密尔顿努力尝试调整赛车,希望银箭可以恢复速度。终于在进入赛道第三阶段后迈凯轮赛车重新开始加速。汉密尔顿恢复速度后很快连超巴里切罗和苏蒂尔升至第16位。接着又连续超过科瓦莱宁、小舒马赫、戴维森、佐藤琢磨和中岛一贵。巴顿因赛车故障退赛后汉密尔顿升至第十。 领先的马萨、莱科宁和阿隆索分别在第20、21和22圈进站,加油时间为8至9秒。回到赛道后相互顺序不变。汉密尔顿的策略有变,他在第23圈停站加油时间只有5.8秒并换上超软胎,回到赛道后名次又下降到第13位。三圈后汉密尔顿就超越巴里切罗,继而超过维泰尔,并利用小舒马赫进站升至第9位。 比赛进行了30圈。法拉利速度奇快,马萨领先莱科宁3秒。阿隆索已经落后对手近20秒,甚至遭到轻油库比卡的紧逼。阿隆索仅抵挡了两圈就被库比卡超过失守第三位。此时阿隆索的圈速在1分14秒6,汉密尔顿的圈速为1分13秒5左右,速度快过法拉利。 汉密尔顿在第36圈第二次进站,他使用超软胎只跑了13圈。回到赛道后汉密尔顿仍在第9位,但是此时他前面的正好是两部法拉利赛车。阿隆索则利用库比卡进站回到第三位,此时他已落后法拉利30秒。在3号弯,一辆雷诺赛车撞得支离破碎,科瓦莱宁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F1新秀赛季。 40圈后比赛进入胶着状态。马萨、莱科宁和阿隆索之间的位置看起来很难改变。库特哈德进站后汉密尔顿位居第8位。前面分别是两次进站的特鲁利、库比卡和一次进站的罗斯伯格和海德菲尔德。马萨在第50圈进站,领先位置让给莱科宁。莱科宁第52圈进站,出站后刚好领先马萨确立头位。 随着莱科宁获得领先,世界冠军形势明朗了许多。阿隆索已无法对法拉利构成威胁,莱科宁10分在握。这意味着汉密尔顿要想获得世界冠军就必须以第五名完赛。而汉密尔顿在第57圈完成第三次进站后,又超过几乎不做任何抵挡的库特哈德后仍然位居第8位。 最后10圈,汉密尔顿先做出最快圈速,并利用特鲁利进站上升到第7位。前面两位车手是海德菲尔德和罗斯伯格。罗斯伯格与第四位的库比卡争夺非常激烈,威廉姆斯车手终于在倒数第2圈超越对手升至第四。但是这对汉密尔顿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最后一圈没有任何意外,法拉利芬兰车手莱科宁顺利通过终点赢得巴西大奖赛胜利,并获得车手世界冠军。赛前最大热门汉密尔顿本站比赛仅名列第七,屈居年度亚军。卫冕世界冠军阿隆索获得本站季军,并成为年度季军。至此,2007年F1世锦赛大幕落下。
F1最后一战巴西大奖赛,排名积分榜第一位的迈凯轮车手汉密尔顿,领先排名第二位的法拉利车手马萨7分。只要汉密尔顿获得前五名既可以获得年度车手总冠军,而马萨则要保证拿到冠军且汉密尔顿不能拿到前五才可以夺冠。这场比赛戏剧性十足,刚开始就下了一场雨,最终马萨获得了冠军,汉密尔顿获得第六。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去年汉密尔顿也是这样被莱科宁超越丢了总冠军。可法拉利还没有庆祝完马萨夺得冠军时,官方宣布汉密尔顿获得第五,因为一个小失误官方算错了名次。最终汉密尔顿获得年度总冠军,成为了F1历史上最年轻的年度总冠军,法拉利车队获得年度车队总冠军。注:这些都是本人自己打的,未从其他网站上复制。
汉密尔顿领先莱科宁7分 发车时阿隆索超了汉后来汉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有半圈速度很慢上一直不去 落至18传言是汉误按了限速按钮马萨领先莱科宁第二法拉利召回马萨换胎把第一让给莱科宁最终莱科宁第一 汉以第七完赛 莱科宁一领先汉一分的优势夺得2007总冠军
LS说的是今年08最后一站 去年07年,赛前汉密尔顿领先莱科宁7分,领先阿隆索4分。最终巴西大奖赛莱科宁冠军,并以110分,1分的优势获得车手世界冠军。赛前最大热门汉密尔顿仅名列第七,以109分屈居年度亚军。卫冕世界冠军阿隆索获得本站季军,并同积109分成为年度季军。 具体可以看:http://sports.sina.com.cn/f1/2007f1brazil/index.shtml
去年的就是 小汗的轮胎已经不行了可是车队还是没有发出指令叫他进来换轮胎最后车队终于叫他进来换胎了 在进入维修道的时候轮胎终于不堪重负。。。世界冠军就这样子了
谁给我讲一下2007年F1最后一站前和比赛中的情况

汉密尔顿是怎么痛失07年的年度总冠军?

汉密尔顿在2007年F1巴西站上仅获第7名,总积分仅落后法拉利车队的莱科宁1分而痛失总冠军。迈凯伦车队表示,宝马—索博和威廉姆斯两车队的3名车手的燃油温度低于国际汽联标准,因此应取消其成绩,如此一来汉密尔顿将从第7升至第4,总积分将超过莱科宁而夺冠。
因为自己太年轻和对友关系不好!第一发车的时候按错了发车键,第二被对友阿隆索挤出了塞道,第三自己失误错按了减速按钮从而导致掉到最后一位,说实话一年级的他不适合总冠军!
以一分之差,输给了莱科宁
汉密尔顿是怎么痛失07年的年度总冠军?

2007年,阿隆索在维修站挡汉米尔顿是怎么一回事?

匈牙利站排位赛后,包揽前排的迈凯轮车队营地前气氛紧张。杆位得主阿隆索和队友汉密尔顿被媒体包围,问题的争论点只有一个,为什么阿隆索多停了十秒。 阿隆索解释为何多停十秒 “今年你们已经看过类似这样的11场比赛了,”阿隆索开口向记者解释今天发生的一切。“有时候我们停10秒,有时候20秒,有时候45秒——就像今天我的第一停,这是因为赛道上的慢车或其他原因。” “我认为这一切源于第一停,那次45秒的等待——他们要求我停40秒,然后出现轮胎热毯的问题,总共大概停了45秒至50秒。” “我的程序完全乱了。我本应在集团前面,在所有车手前面。但实际上我很难判断自己的位置,也不知道自己进站后该停多久。因为那时候我的位置不好,陷入慢车中。” “如果你们知道的多一些,事实是训练师不可能通过无线电跟我们通话。那样的话大家就都听见了。” “我通过计时点时(距离排位赛时间结束)还有两秒,当时我认为自己可以赶在停表之前,所以我是几乎尽可能快得通过出站圈,否则的话我就会遇到同刘易斯相同的结果。所以我也是在冒险。” 当媒体再一次向阿隆索发问为何多停了十秒时,阿隆索猛烈的回答到。 “还问!(问了)四次了!我已经回答四次了:我们已经这么干过11场比赛了。如果你看过排位赛,两部赛车的进站和出站是车队说了算的。他们通过无线电倒计时,当倒计时到零,你才能放开离合器开出去。” 汉密尔顿不同意阿隆索观点 此时,汉密尔顿出现了,英国黑小伙首先向媒体道歉自己的迟到,原因是他去看GP2的比赛,不知道这里有采访事宜。面对记者,汉密尔顿显然对此事有着不同的观点。 “我觉得车队足可以让我完成停站。”汉密尔顿对媒体说到。“所以我在赛道上跑得尽可能快,以让自己还有时间再跑一圈。” “我进PIT后车队跟我说‘保持时间,因为阿隆索正在停站,但是你也很快就会停站的’。我可以从屏幕上看到那时候他还没离开,所以我就尽量很缓慢,很缓慢的开,然后我看到棒棒糖抬起来了,但是他没走。” “我只能等在后面,退到空档等着,看着时间流走。我认为自己从进入PIT到等待,总共损失了半分钟。” 汉密尔顿承认违抗车队指令 关于汉密尔顿的争论焦点是第三节排位赛开始后没有听从车队指示让身后的阿隆索通过。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迈凯轮老板丹尼斯的证实。面对这个问题,汉密尔顿做出回答。 “我不想因为交换位置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丧失自己的机会,比如可能被Kimi超过而丢掉自己的位置。” “所以最后没有时间再让我多跑一圈。所以就出现了目前的争论,因为我不同意,并且我没有按照他们要求我的去做。” 虽然承认自己拒绝了车队的指示,但是汉密尔顿对阿隆索最后一次停站的时间还是保留怀疑态度。 “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汉密尔顿说到。“我们应该协调好这种事情,如果是我先进站,那么费尔南多就会排队。你进站了,车队完成了很快的工作把你的轮胎换上,你应该尽快去跑圈,而不是等着。” “当车手进入PIT时可能车队会告诉我们减速等5秒,让一辆威廉姆斯先过去,然后你再出去,为了前面没人挡着。但是他们不会告诉你在那个位置等。” 阿隆索抨击媒体炒做 当媒体指出两位车手的意见相互矛盾时,阿隆索插嘴到:“我认为这里出现矛盾正是你们所希望的。” “罗恩已经在5分钟前向你们解释了事实,我认为他是诚实的向大家交待了。” “关于第二停你们问了他两次,他告诉你们是工程师在倒计时,但这不是你们希望得到的答案。所以就出现了矛盾。” “第二次停站时,我的工程师一直通过无线电给我做倒计时,就像罗恩在10分钟前介绍的那样。我重复一遍,这就是我在过去11场比赛中所做的。” 汉密尔顿再次反对阿隆索观点 此时汉密尔顿插嘴到:“如果你看看过去11场排位赛,如果你只考虑你自己,不想着去阻挡队友的话,那么你只会在那里等两秒,而不是半分钟。” “策略确实是让费尔南多超过去,就像罗恩告诉你们的那样。但是我说了,当时我先在维修站出口,顺序是我、费尔南多、Kimi。” “我认为如果我让费尔南多超过去,那么我就会直接面对Kimi的超车了。所以我想‘OK’,我就这么干(不让阿隆索超过),我没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这都是一瞬间的决定。我做出了选择。” “如果他跟着我跑,我们可能都会再多跑一圈,因为时间还够。但是他选择退一步行事,损失了大量时间,所以他无法再多跑一圈。” “我们没有矛盾。我说我的理由,他说他的理由。我和他没有矛盾。”汉密尔顿最后补充到。
2007年,阿隆索在维修站挡汉米尔顿是怎么一回事?

F1车手汉密尔顿的成长故事?

当今世界上,不会有其他的两位运动员像他们一样,每一场比赛都要短兵相接,互为死敌。梅西与C罗不会,科比与詹姆斯不会,费德勒与纳达尔也不会,至少他们不需要每个比赛日都纠缠在一起。而阿隆索与汉密尔顿则不然,一抬眼,恩怨就在面前。 你有多久没有看到阿隆索与汉密尔顿撞在一起了?答案是3年。虽然他们同场竞技时也曾首尾相接,但自从2008年4月的巴林站过后,两人再也没有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尽管围场内外始终都飘荡着有关他们恩怨的传说。 而在前日的马来西亚,这对“仇敌”再次碰到了一起。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双双受罚。 “在我的赛车故事中,阿隆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把他看成是我的普罗斯特,也许我们就是塞纳与普罗斯特的翻版。”3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汉密尔顿曾这样直言不讳。 “如果马萨需要,我会帮他阻挡汉密尔顿,因为我不想看到迈凯轮的那位车手夺冠。”此文见报同样在2008年,阿隆索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心中的仇恨。 当今世界上,不会有其他的两位运动员像他们一样,每一场比赛都要短兵相接,互为死敌。梅西与C罗不会,科比与詹姆斯不会,费德勒与纳达尔也不会,至少他们不需要每个比赛日都纠缠在一起。而阿隆索与汉密尔顿则不然,一抬眼,恩怨就在面前。当22岁的汉密尔顿戴上模仿塞纳的黄色头盔开始征战F1时,他绝不会想到,这个赛场真的会有一个普罗斯特重现,并且再也无法摆脱。 最初的两个赛季,他们从场内斗到了场外,场上互不相让,场下唇枪舌剑。而从2009年开始,F1就相继成了两支新军布朗G P与红牛的主宰,纵然阿隆索与汉密尔顿产生些细微摩擦,也终是无伤大雅,吸引不了主流的眼球。即使是阿隆索转投法拉利,两部赛车近距离接触的几率大为增加,他们之间却奇怪地再也没有碰出火花。 但是,在新赛季的第二站,两人又撞在了一起。他们的恩怨,掀起了新的篇章。汉密尔顿说:“这就是赛车。”是的,有了他们,F1不再寂寞。 案情回放 两败俱伤,都很淡定 前日的雪邦赛道,汉密尔顿在第二位发车,阿隆索则排在第五,两人相隔一排,且处于赛道的左右两侧。发车时相安无事,但三次进站的洗牌过后,他们挨到了一起。关键是,此时的汉密尔顿第三,阿隆索第四,而前面的维特尔与巴顿已经领先太多。为了领奖台上的最后一个位置,他们必须决一胜负。 第44圈,阿隆索将差距迫近到一秒以内,但几次尝试超车均无功而返。两圈过后,西班牙人发现自己的可调尾翼罢工,直道超车已经变得非常艰难,于是他只得改变超车策略,在过弯时下手。两人立刻擦出了火花,阿隆索的左前翼戳到了汉密尔顿赛车的右后轮,法拉利赛车顿时飞出了碎片。 这一次轻微的碰撞产生了致命的后果,阿隆索被迫进站更换前定风翼,而汉密尔顿赛车的下压力也大为受损。此后迈凯轮赛车没能恢复速度,先后被海菲尔德和韦伯超车,汉密尔顿被迫进站,出站后已跌至第七。阿隆索稍好一些,以第六名完赛。 但争端没有就此结束,这次撞车在赛后遭遇调查。最终,赛会认定阿隆索撞车违规,汉密尔顿则是防守时违规变线,两人均被加罚20秒。最终,阿隆索仍然保住了第六名的位置,汉密尔顿的排名下降一位跌至第八。 不过两位当事人对于被罚倒是表现得非常平静。“我被赛会干事叫去了,所以我预料到自己可能要遭到处罚,但我只是损失了一个位置,这个周末并没有因为这个变得更糟糕。”汉密尔顿说,“至于阿隆索,这个处罚对他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我只能说,这就是赛车。” 西班牙人的反应呢?“我们并不是做决定的人,也对决定没什么好讲的。我们都在比赛,都在驾驶舱中享受着赛车之间的对抗,希望下一次我们都能安然完赛,别再出现问题。”阿隆索也很淡定。 纷争历史 斗车斗嘴,剧情不断 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塞纳和普罗斯特在迈凯轮的你死我活一样,阿隆索与汉密尔顿的矛盾也发端于“银箭”。2007年,阿隆索携世界冠军之威来到迈凯轮,却遇到了实习转正的汉密尔顿。其后发生的事情已无需赘述,最终的结局是阿隆索离开迈凯轮,汉密尔顿加冕世界冠军。 两人在赛场上的争斗,也主要集中在2007和2008这两年,他们相遇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无限放大。 2007年8月4日,匈牙利站排位赛,第三节第二次进站加油时,阿隆索停在了维修区,汉密尔顿在其身后等了很长时间,最终出站后留给他的时间已经来不及做最后一个有效计时圈,他也因此放弃了杆位争夺。阿隆索获得排位赛冠军,但赛会调查认为他故意犯规,取消阿隆索的杆位,并且剥夺迈凯轮车队本站积分。 只为迈凯轮效力一个赛季之后,阿隆索就选择回归雷诺。2008年3月22日,也是在马来西亚,此站排位赛过后,阿隆索投诉汉密尔顿实施阻挡,导致后者被罚后退5位发车。 2008年4月6日,巴林站正赛,发车后两人就首尾相接,比赛刚进行到第2圈,阿隆索在出右弯时突然减速,试图超车的汉密尔顿撞个正着,赛车前翼顿时折断,最终以第13名完赛。 巴林战罢,两人的碰撞逐渐平静了下来。尽管2008赛季结束,阿隆索礼节性地恭喜汉密尔顿获得世界冠军,后者也旋即回应两人从未有过私仇,实际上口舌之争从未停歇,最近的一次是去年6月底的欧洲站,在西班牙瓦伦西亚,汉密尔顿故意超过了安全车,引得安分守己的阿隆索大肆抨击。 矛盾激化 两本传记,推波助澜 新赛季阿隆索与汉密尔顿的矛盾又重新引人瞩目,除了场内的偶然因素之外,英国出版的两本书亦功不可没,其中一本是汉密尔顿的自传,另外一本是英国记者为伯尼写的传记。 最近,英国记者汤姆·鲍维出版了他为F1总裁伯尼撰写的传记《本来就没有天使:伯尼·埃克莱斯通不为人知的生活》,其中有段落涉及到迈凯轮当年内讧的细节,其大意是:在2007年匈牙利大奖赛几个小时前,阿隆索向他的老板朗恩·丹尼斯发出最后通牒,称如果不让自己在与汉密尔顿的竞争中受到优待,他就将给国际汽联发邮件,从而把迈凯轮车队的暗箱操作行为抖落出来。 而汉密尔顿的自传《刘易斯·汉密尔顿———我的故事》其实在2007年年底便已问世,但直到今年年初才有了中文版本,其中有大段对2007年迈凯轮岁月的详细描写。汉密尔顿认为“阿隆索傲慢,不合群,无视自己的主动交流”,这在中国车迷中产生了不小的反响。
比赛什么的,直接问度娘,或者进F1汉密尔顿吧看,哈密们都详细整理了,女朋友的话是乔迪亚和妮可
xiaoyemao
F1车手汉密尔顿的成长故事?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